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:意昂体育 > 产品展示 >

美军高级将领:已做好对中俄同时开战准备,时间或在2027年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06:00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最近,美国军方高层的话风有点让人捉摸不透。就在不久前的6月25日,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格林克维奇还在国会听证会上拍着胸脯说,美国不能放弃援助,因为“乌克兰终将胜利”。这话听着挺提气,典型的战时动员。

可一转眼,这位将军在另一个场合的发言,就让全世界的观察家们都竖起了耳朵。他公开表示,北约必须为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做好准备,一场可能要同时在欧洲和太平洋两个方向,跟俄罗斯和中国开打的战争。他甚至给出了一个时间点,说“2027年可能是一个关键节点”。

这可不是他一个人在唱独角戏。美国海军的最高指挥官,作战部长弗兰凯蒂,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放出了类似的风声。她讲得更直接,说海军正在为2027年前可能与中国发生的冲突做准备。这些话从美军最高层接二连三地冒出来,感觉不像是一时兴起,更像是一场商量好的集体发声。

格林克维奇这种级别的将领,当过中央司令部作战主任,他的话在五角大楼里是有分量的。他把援乌和未来跟中俄开战这两件事连在一起说,味道就不一样了。这不再是简单的“冷战思维”,更像是在为美国全球军事霸权这台老旧机器,寻找一个新的、更大的发动机。

弗兰凯蒂那边则更务实,或者说,更像是在写一份预算申请。她直接推出了一个叫“33号项目”的计划,听起来包罗万象,从修船、修飞机,到搞机器人、升级指挥部,再到给海军招新兵、涨待遇,几乎把海军能花钱的地方都点了一遍。

这个计划的目标也定得特别具体:到2027年,要让海军八成的家当都处于战备状态。这跟前两年又被翻出来的“381舰队目标”简直是异曲同工。一个将军负责画饼,一个部长负责要钱做饼,这剧本写得挺明白。

两场战争的美梦,一场也没睡好

说实话,“同时打赢两场战争”这个念头,在美国的战略词典里,就像个反复发作的老毛病。二战刚打完那会儿,美国国力鼎盛,确实有这个底气。丘吉尔的“铁幕演说”之后,美国就把苏联当成了头号对手,当时的剧本就是准备跟苏联决战的同时,还能顺手打赢一场局部战争。

结果呢?朝鲜战争打得灰头土脸,越南战争更是拖垮了一代人。这两场仗打下来,五角大楼算是明白了,就算对手实力差一大截,想轻松搞定也是做梦。“同时打赢两场战争”的口号,也就没那么响了。

可历史就是这么爱开玩笑。苏联一倒,美国觉得自己又行了。老布什政府琢磨着“应对两个半危机”,到了克林顿手里,干脆又升级回了“打赢两场战争”。小布什更是个行动派,二话不说就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把这个理论实践了一把。

结果我们都看到了,美军又一次陷进了消耗战的泥潭里,军力、财力被大量消耗,国内也跟着出了问题。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,这个“两场战争”的美梦,美国从来就没睡踏实过。

弗兰凯蒂自己都承认,美国海军现在没法只靠规模取胜。这话听着谦虚,其实是句大实话。美国是有11艘航母,但这就像一个富豪家里摆着几件传世古董,日常用的车却老得快散架了。

美国媒体自己都报道,他们的造船业现在是“25年来最糟糕的状态”。老师傅都退休了,年轻人没人愿意去船厂,一年就造一艘潜艇。舰艇数量上,中国早就超过了美国,美军现在不到300艘船,好多还是冷战时期的老家伙,等着进废品站,新船却接不上趟。最要命的是维修,海军的船排队等着修,加起来的延误时间都快2700多天了。

空军也一样,F-15、F-16这些飞了几十年的老爷机还在当主力,面对现代防空网,心里能不发虚吗?至于F-22,太贵了,自己都造不下去,根本没法大批量装备。

这一切,可是在每年砸下将近9000亿美元军费的情况下发生的。这么多的钱,连维持海空军的基本盘都显得吃力,这里面的效率问题有多大,可想而知。连海军分析师布莱恩·克拉克都忍不住吐槽:一个实现不了的目标,那可能就是个错误的目标。

听起来像打仗,其实是算账

把历史和现实这么一对比,这些将军部长们嘴里的“战争预言”,味道就全变了。这哪是什么作战计划,分明就是在国会山门口拉横幅要钱。

弗兰凯蒂对海军的家底门儿清,她的“33号项目”与其说是备战,不如说是哭穷,是为海军这个“吞金兽”争取更多的口粮。有人算过一笔账,光是实现那个“381舰队目标”,海军预算就得往上涨20%。

这背后,当然少不了军工复合体的影子。只要世界上还有冲突,或者有冲突的威胁,他们的订单和利润就不会断。从俄乌冲突到“中国威胁论”,每一次紧张局势,都是他们的狂欢节。

而且,在美国国内问题一箩筐的时候,在外面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,向来是转移视线的好办法。2016年在南海,真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,美军自己不也撤了吗?这说明,喊口号是一回事,真要动手又是另一回事。把开战时间从2025年改到2027年,过两年没准就改成2030年了,这种不断移动的球门,恰恰说明了他们自己心里也没底。

所以,美国军方高层对2027年“大决战”的这番渲染,更像是一种姿态。它反映的是美国在实力相对下降的背景下,一种试图通过制造外部压力来维持自身霸权地位的焦虑。

这套说辞的背后,是军工复合体的利益、各军种的预算之争、国内政治的需要,以及对昔日荣光的一份执念。历史和现实都摆在那里,这个战略目标有多虚,其实一目了然。

而对中国来说,我们的态度也很明确:坚持走自己的和平发展道路,能谈的就坐下来好好谈。但如果有人非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,我们也绝不会害怕。任凭外面风浪起,我们只管埋头做好自己的事,发展好自己,建设好自己的国防,这比什么都实在。

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